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教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防疫抗疫专栏详情

对话荆楚学子:坚定必胜信心,注重科学防疫 ——我校举行湖北籍学生代表视频调研会

来源/作者: 浏览次数:(1592) 发布时间:2020/03/08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对湖北籍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3月6日,我校“对话荆楚学子”视频调研会在望江校区文华活动中心会议室举行,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的相关负责人和12名湖北籍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12名湖北籍学生代表中,有直系亲属确诊新冠肺炎的学生,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学生党员,有班团干部,有面临升学和就业的毕业生。调研会上,老师们在线了解和询问了学生所在地的疫情防控、家庭成员身体情况以及开学后在线学习等情况。12名湖北籍学生代表们先后发言,分享了疫情期间的经历和感受。

张楷旸家住武汉,是化学工程学院本科三年级学生。他的父亲是武汉市汉南区安康医院医生,确诊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回到一线继续工作。张楷旸本人目前也是“社区专项志愿者”中的一员,负责为业主领取、分拣和派送生活物资。我们调研连线他时,他正在执行志愿服务。问及情况时,他谈到:“我和家人现在身体健康,国家和学校给与了很多帮助,老师们也特别关心我,经常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让我和我的家人备受感动和鼓舞。”

黄晨桀住在湖北恩施,是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爸爸和妈妈都在抗疫一线工作。他谈到:“作为刚刚结束支教服务的2020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看到全国各地都向湖北施以援手,在感动之余,我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黄晨桀和支教团的战友们发挥自身特长,参与“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为校华西医院援鄂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的线上学习辅导、生活陪伴等。

胡喜园是湖北黄冈人,电子信息学院2019级研究生,1月5日父亲病危转院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救治,是湖北省第一个使用ECMO救治成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在谈到这次疫情经历时,他说:“我爸爸能脱离生命危险,首先要感谢医院的所有一线医护人员,正是有这些白衣天使冲在第一线,爸爸的生命才能得到有效救治。在疫情发生后,学校和学院老师主动找我了解情况,热心提供帮助。谢谢大家!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终将战胜这次疫情!”

张一戈家在重庆,寒假跟随母亲到武汉,不料母亲感染新冠病毒被隔离治疗,他一个人住在临时租的房子里。学校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一直关注并持续跟进,还联系了同住江岸区的党员同学赵挺和他建立联系。他谈到:“自从妈妈2月3日被隔离,7日转入方舱医院,我已经有近40天没有见到她了,我每天都会与她进行电话交流,她的身体逐渐好转,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早日见到妈妈”。

李冰洁家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利川市,是经济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利川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受疫情影响,当地居民无法外出务工,失去收入来源,比较焦虑。她主动安抚他们:“在疫情期间,听从国家和政府的安排,就是对疫情做出的贡献,也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谈到学习生活情况时,李冰洁说:“由于我家比较偏僻,网络不太好,有时线上学习会有卡顿,但这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2月17日,我收到学校发放的疫情专项补贴,感到特别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我觉得特别安心,同时也感到非常自豪!”

随后,参与调研的赵挺、华天波、杜瑞聪等同学一一发了言。

认真倾听了12位同学的发言后,学工部副部长卢希芬动情地说:“听到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抗疫故事后,我很感动,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护好自己,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她还鼓励同学们说,“危”和“机”相生相伴,经历灾难后,同学们能面对困难学会微笑,面对挫折学会坚强,面对挑战学会勇敢,更要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做一名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川大学子。

校团委副书记黄菲娅分享了疫情期间的几则小故事,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在保障自己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研究生工作部的李侠老师就研究生的奖助工作、论文答辩、学位授予以及考博等事项跟学生进行了说明。

会议最后,老师们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在线教学通讯专项补助、党员志愿先锋队、返校时间等问题进行了线上解答。